胶东在线日讯(记者 贾楚航 吴雨昕 李刚 金鑫)从高效利用农业水利设施到建设全域轨道交通,正在举行的烟台“两会”上,烟台市人㊣大代表、招远市夏甸镇泥㊣湾子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主任王学林提出的建议,都是“大工程”。
王学林代表是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,作为出身农㊣民✅的人大代表,他非常了解农业、农村、农民情况,也一直在为㊣推动乡村振兴而努㊣力。
关于利用农业水利设施高效利用,王学林代表认为,水利㊣是农业的命脉,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,关系粮食安全根基。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督导,保证施工质量,严格执行质量终身责任制,加强工程全链条、全生命周期管理,落实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质量首要责任、参建单位质量主体责任和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单位质量监管责任,落实项目原材料、中间产品、施工工序、工程验收等重点环节质量控制,确保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可靠,杜绝出现“”工程。
同时他✅还建㊣议,“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单位要安排专业队伍,深入基层,走到一线,现场办公,从项目开工到竣工验收,全程跟踪督导农✅业水利设施修复工程,严格标准,规范程序,保障质量。”
关于建设✅全域㊣轨道交通,王学林代表认为,建设轨道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方式,不仅可提㊣高城市的土地使用效率,降低通勤成本,还可为城市带来品牌效应滩涂围垦是什么意思、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。从烟台自身层面来看,建设轨道✅交通势在必行。
“烟台属于山㊣海结合型海滨城市,市区地形狭长,从牟平区到蓬莱区100多公里。在市区之间流动,很多人不得不走荣乌高速这条仅有的快速通道,与轨道交通相比,解决大量上班族通勤问题,高速公路相形见绌。最好的破局办法,是建设连接各市区之间的轨道交通。”
王✅学林代㊣表认为,无论是方便市民出行的需要,还是经济发展壮大的需要,抑或✅推动县域经济的㊣需要,烟台启动建设轨道交通,已经迫在眉睫。